第一章 月海惊变

推荐阅读:量子边疆记忆暗礁太空悖论

    林拓的勘探锤第三次从月岩表面弹起时,监测仪突然发出尖锐的蜂鸣。全息投影中,氦-3浓度曲线像疯长的藤蔓般直冲上限,这根本不符合第谷环形山的元素分布规律。

    "地质组立即撤离!"耳机里传来指挥中心沙哑的警告,"你们脚下三公里处检测到异常引力波动"

    话音未落,淡紫色的光晕就从勘探点裂隙中渗出。林拓看着自己戴着厚重手套的右手突然变得透明,探照灯的光束穿透他的身体,在月尘表面投下星云状的光斑。整个勘探队如同被投入万花筒的玻璃碎片,在十三个不同角度同时显现。

    通讯频道里炸开混乱的声浪。林拓眼睁睁看着队员张启明的宇航服像融化的蜡像般坍缩,露出内部闪烁的电子元件——那些本应存在于五年前初代月球服的模拟信号模块。他转身时瞥见自己的倒影,面罩里竟是十年前死于辐射病的勘探队长陈铎的脸。

    空间开始褶皱。

    林拓的视网膜上残留着最后画面:十二名队员的身体被拉伸成弦状光带,在环形山中央交织成发光的克莱因瓶结构。他的战术背心传来撕裂般的剧痛,仿佛有无数双手正从不同维度撕扯他的内脏。

    当意识重新聚拢时,林拓发现自己跪在月尘中。面罩显示外界温度-180℃,但体感却像浸泡在37℃的羊水里。更诡异的是,地平线处的蓝色地球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三颗相互嵌套的暗红色星体,像某种亵渎神明的天体模型悬浮在漆黑的天幕中。

    "生命维持系统故障?"他摸索着腰间的检测仪,却发现原本银灰色的外壳变成了深褐色陶瓷材质——这是二十年前淘汰的初代月球科研站设备样式。冷汗顺着脊椎滑落,林拓突然意识到,自己呼吸的空气中带着淡淡的茉莉花香,这是基地植物舱才有的味道。

    一道幽蓝的光束刺破天际。林拓抬头看见十二架三角形飞行器正以违反物理规律的角度切入月球轨道,它们的表面流动着液态金属般的光泽,边缘处不断坍缩又重生。这些飞行器排成梅塔特隆立方体的阵列,向环形山中央投射出六边形光柱。

    引力波监测仪发出垂死般的哀鸣,林拓看到读数峰值已经突破仪器设计的最大量程。地面开始高频震颤,月尘像获得生命般聚合成无数正十二面体,在空中组成不断增殖的几何体风暴。他左手腕的定位芯片突然发烫,全息地图显示自己正处于基地核心区——可这里明明是未经开发的月海荒原。

    "警告,时空曲率异常。"AI语音带着诡异的回响,"检测到卡西米尔效应场,建议立即"声音突然扭曲成非人类的喉音,某种类似金属刮擦玻璃的噪音让林拓的牙齿咯咯打颤。

    他跌跌撞撞地冲向勘探车,却发现原本停放设备的位置立着一块黑色方碑。碑面上浮动着银河系旋臂的投影,但所有恒星的位置都与现代星图完全不符。当他的手指触碰到碑面时,潮水般的记忆突然涌入:

    2150年,人类在月球背面发现外星遗迹群。

    2152年,"门扉计划"启动,十二国联盟在遗迹上方建造科考站。

    2155年圣诞夜,三十二名科学家在实验事故中集体消失,现场只留下呈量子叠加态的遗体残骸。

    但这些记忆分明不属于林拓。在他的认知里,人类直到2188年才首次登陆月球背面,而他此刻所处的分明是第谷环形山正面勘探区。

    空间褶皱再次降临。

    林拓看到自己的左手正在风化,皮肤以千年为单位氧化剥落,指骨在真空中碎成晶尘。但右手却不断重生着新的血肉,细胞分裂速度快得能看见肌肉纤维的生长轨迹。他踉跄着后退,撞进某个温热的躯体——是应该已经消失的张启明,可这个张启明穿着印有门扉计划标志的旧式宇航服,面罩下是六十岁老人布满皱纹的脸。

    "快走!"苍老的张启明嘶吼着,他的声音夹杂着电磁干扰的杂音,"它们在修正时间线,所有平行世界的月球基地正在"

    剧烈的闪光吞没了后续的话语。林拓感觉自己被抛入彩虹通道,无数时空片段在身侧飞掠:他看到穿着防护服的士兵在废墟中交火,银白色外星机械从月岩中生长出来,某个自己在指挥中心引爆了核聚变反应堆。当双脚重新触地时,他跪在熟悉的勘探营地,但营地中央竖立着本该存在于外星遗迹的能量塔。

    AI的警报声在面罩内炸响:"检测到休谟指数异常,现实稳定锚即将过载"

本文网址:https://lzc2c.com/xs/0/58/2863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lzc2c.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